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10月24日,国内首艘自主研发、设计及建造的大型出口客滚船在广州南沙命名交付。MSC地中海航运集团旗下客渡轮运营商Grandi Navi Veloci所打造的1500客/3100米车道“GNV·北极星”号,由广船国际设计建造,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此前,中国只在用于国内短途航线的客滚船上实现自主研制,如投入烟台-大连航线的“渤海翡珠”轮。GNV·北极星”号的内装材料实现了100%国产化,从概念设计到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艺术设计全流程完全由广船国际及集团伙伴独立完成。于1998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GNV·北极星外观 拍摄:张熹珑MSC地中海航运集团新造船总监Giuseppe Gargiulo告诉记者,集团在中国有超过200艘船的订单,这是首艘客滚船订单,客滚船在航速、灵活性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除了交付的“GNV·北极星”号,接下来还有3艘客滚船正在建造。218米,型宽29.6米,型深10米,设计吃水6.45米,约46000总吨,载重量8010吨,设计航速为25节。该船具有在国际短途航线和国际长途航线运营的功能。交付后将于2025年1月起在欧洲开展运营,航线覆盖地中海区域。国内建造的首艘满足全球最新“BIOSAFE(生物安全船级)”入级符号的豪华客滚船,配有完整的隔离病房及防疫区等,空调通风也进行了特殊设计,具备完善的生物安全应对措施。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1月至9月,我国造船完工量36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2%;新接订单量871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1.9%;截至9月底,手持订单量1933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4.3%。以上三大指标在世界范围内大幅领跑同业。新接订单量主要来自希腊、土耳其、新加坡、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准邮轮”之称,素来以建造难度大著称。其中,内装作为豪华客船项目中最独特的部分,长期以来由欧洲的设计公司和建材商完成,属于中国造船业的短板。2023年以前,国内出口高端客滚船和豪华邮轮的内装领域,还没有成功的内装国产化交付案例供市场借鉴。2019年及之前共向格特兰船东公司交付了4条高端豪华客滚船,内装材料上仍以欧洲进口材料为主。这也带来了几个劣势,包括物资采购成本高、材料到货时间长、制约生产按计划推进。 客滚船客舱 拍摄:张熹珑12层甲板、298间各类客舱、6000平方米公共区域面积。其中不乏“广东制造”,如灯饰主要来自中山,而家具家居来自佛山。7台电梯也都是由广船国际属下全资子公司广东广船国际电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并量身订做,包括5台垂直电梯、2台自动扶梯。GNV·北极星”号也首次实现将国产内装艺术设计应用于出口欧洲豪华客滚船上。船内的内装设计由广船国际联合集团内设计单位共同研发设计,打破了国外设计公司在豪华客滚船内装设计上的垄断。 (选填)图片描述2021年12月交付的600客/4500米车道豪华客滚船“AURASEAWAYS”号,是广船国际为北欧最大的航运和物流公司丹麦DFDS航运公司所建造,内装材料国产化率超过90%。2023年,广船国际为意大利MOBY Line公司建造的2艘2500客/3800米车道客滚船在广州启航,这是全球最大吨位的豪华客滚轮,内装材料也实现了100%国产化。
界面新闻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