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部门回应“非机动车围堵地铁站”:为何乱?怎么管?_空调维修_维修服务_长江号
空调维修热线400-716-5055

上海多部门回应“非机动车围堵地铁站”:为何乱?怎么管?

更新时间:2025-11-14 04:11发布时间:10个月前人气:8
温馨提示:此页面由第三方提供! 长江号自营维修服务电话:400-716-5055

上海松江区泗泾地铁站东侧外的一个非机动车停车点,现场秩序维护员正将违停车辆挪位。 澎湃新闻记者 邹桥 图《非机动车“围城”(上)|“当五千多辆车涌向一个地铁站”,记者走访发现……》、《非机动车“围城”(下)|电动自行车数量居高不下,如何正视需求有效管理?》两篇报道,引发广泛关注讨论。9月4日,地铁康桥站1号口外,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均停满电瓶车和共享单车,留下的通道很狭窄。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图松江区九亭地铁站西侧,共享单车堆集,运维车辆停靠,非机动车道被占据。澎湃新闻记者 邹桥 图莘庄地铁站北1口设外有美团共享单车停放区域。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莘庄地铁站南广场,人行道停放了4排非机动车,共享单车蔓延到机动车道。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泗泾地铁站北侧横港公路,共享单车占据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过窄,有行人取道非机动车道。泗泾地铁站北侧横港公路,两辆大型货车正在清运违停的共享单车。澎湃新闻记者 邹桥 图

“客流大站”属地在做哪些努力

松江区泗泾镇城市综合管理办相关工作人员平晓敏介绍,针对非机动车无序停放问题,去年,相关部门就已在地铁站点外的上街沿部分增加了硬隔离措施,同时安排管理人员长期固守,对市民不文明行为加以劝阻。城管部门也会不定期在站点周边巡查,并对乱停乱放的非机动车以及僵尸车进行整治和清理。“现在的状况相比加硬隔离之前已经要好很多,至少可以留出一个行人通行的通道了。”

平晓敏表示,针对早高峰时段共享单车的“围堵”现象,泗泾镇相关部门在地铁站旁划设了一个“限时禁投区”和一个“重点保障区”,并引入了第三方清收单位,以加快共享单车潮汐式积压下的清运速度。

除了常态化的管理和清运,各区也在发掘更多的非机动车停车空间,以缓解地铁站点周边的道路压力。

“去年,我们会同区交投集团和上海城投集团下的城投公司,在9号线泗泾站附近的桥下新建了一个非机动车停车场,大约能够释放1000个左右的非机动车停车位。同时,我们协调了泗泾三湘广场,还有大润发的管理方,进一步协调出了约120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平晓敏表示。

记者了解到,泗泾镇相关部门调研发现,位于泗陈公路横港路上的机动车停车场,在出口东侧还有一小块地。目前,相关部门正准备着手将其平整化,预计能再释放约100个停车位。此外,泗泾站北部还有一个招商TOD项目正处于建设阶段,也会预留一定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届时将为非机动车停放问题带来一定缓解。

松江区九亭镇方面介绍,原先九亭站东面和西面各有一处机动车停车场,为释放更多非机动车停放空间,九亭镇相关部门将东面的机动车停车场取消,改为了非机动车停车场;同时,在西面的停车场内划设了53个非机动车停车位。目前,这些停车位共可容纳约4000辆非机动车。“实际情况可能有6000多辆车过来,我们现在只有尽可能地将车辆停放得更加紧密,两个车位停三辆车这样挤进去。”

浦东新区康桥镇政府介绍,下一步,将进一步提升响应速度。除安排市容辅助队员进行固守外,在早、晚高峰时段,增派力量,加强巡查。每季度召开共享单车治理会,沟通反馈近期工作情况,同时督促要求企业对需求量大、投诉量大的地铁站等重要点位,及时做好清运工作。对地铁站周边存在的共享单车停放量太大、企业来不及清运的情况,计划由企业签约的第三方协助清运。

他山之石:如何有效管理?其它城市这么做

被非机动车“围堵”困扰的不止上海,对于这种“发展的烦恼”,其他城市也正在推动破局。

澎湃新闻记者检索发现,据《2023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至2023年底,广州已登记上牌电动自行车442万辆。据广州市公安交警部门统计,截至2024年9月,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为540万辆,目前仍以每天上牌约4000辆、每月上牌约10万辆的速度增长。根据《2023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电动自行车日均骑行量为685万人次,同比增长14%,相比2019年增长72%。

2024年9月27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待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公布施行。

据此前公布的《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第三十五条,市交通运输部门应当制定在道路两侧设置电动自行车临时停放区的技术导则,明确布局原则、设置条件和设施要求。区人民政府应当指定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技术导则,在辖区内的道路两侧划设、调整临时停放区,引导驾驶人有序停放。电动自行车应当在临时停放区内规范停放,不得在临时停放区外的道路停放。

而第三十六条规定,在临时停放区外的人行道停放电动自行车且驾驶人不在现场的,由区人民政府指定的行政管理部门处五十元罚款,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在车行道停放电动自行车且驾驶人不在现场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五十元罚款,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

而在其它媒体报道中,澎湃新闻记者发现,今年,为全面改善北京市非机动车停放秩序,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正式印发《关于加强非机动车停车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北京市非机动车停车管理工作方案》,提出从供需两端着手,构建“市区街联动、政企民共治”的管理机制。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在巩固前期轨道站点停放秩序治理成果的基础上,今年内启动14个重点“学医景商”“机动车停放市区共治试点,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标准和经验,打造规范、有序、安全的非机动车停车环境。

上海市交通委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解决“车地矛盾”,一是充分挖潜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停车资源,利用人行道、未利用空地等公用设施用地增设非机动车停车位;二是改善地面公交服务,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常规公交线路,有针对性开辟定制公交;三是加快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为郊区提供更加高效和均衡的出行服务。四是压实属地责任,科学调度车辆停放和转运,倡导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近远端差别化停车供给,提高共享单车吸引力,并加强非机动车停车秩序治理。

除了增加停车空间、管理停车秩序,还能做什么?上海市人大代表施政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到,非机动车使用者数量巨大,但对该类群体相应法律法规的普及现在还比较松散,如何让非机动车出行群体认真对待安全出行的理念,需要一个系统性的培训和教育。

400-716-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