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新诺威发布今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内,公司实现营收14.79亿元,同比下降23.6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39亿元,同比下降63.5%。整体而言,由于今年前三季度咖啡因均价较同期显著下降,且保健食品业务低迷,公司营收出现下滑。
具体到数据层面,在今年前三季度内,巨石生物研发费用累计为4.04亿元;其中第三季度的研发费用达到1.86亿元,同比去年第三季度增加48.4%,环比今年第二季度增加56.64%,由此影响了利润。当然,如今的研发投入也是企业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标的石药百克同样是石药系中一家重要的公司,其主力产品为津优力,是石药集团从传统化学制药向新兴生物制药转型的“代表作”,也是国内年销售额在10亿元之上的长效升白药。
巨石生物是国内首款mRNA新冠疫苗的持有者,这一成就具有标杆意义。而作为一家Biotech,除了mRNA疫苗,该企业还布局在了抗体类药物、抗体偶联药物(ADC)这两大类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研发早期,巨石生物ADC的出海潜力已经不容小觑。2022年7月,巨石生物就与美国Elevation Oncology公司签订独家授权协议,向后者授出SYSA1801(Claudin 18.2 ADC)项目在大中华地区以外的开发及商业化权利。在这笔交易中,巨石生物获得2700万美元首付款,并有权收取最多1.48亿美元潜在开发及监管里程碑付款,及最多10.2亿美元潜在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分层销售提成。
另外,巨石生物在今年内已有多款创新药获批。具体而言,6月,巨石生物的PD-1单抗产品——恩朗苏拜单抗注射液(商品名为恩舒幸)已经附条件获批,可用于治疗既往接受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PD-L1表达阳性(CPS>1)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这是巨石生物的第二个获批产品。
不仅仅是licence-out,石药集团也在海外开展多项在研产品的临床试验,要将自研创新药推广到海外的雄心也已展露无疑。仅仅是今年内,石药集团的JMT106注射液(GPC3和干扰素受体双特异性融合蛋白)、SYH2039片(MAT2A抑制剂)、SYS6023(ADC)均获得了美国临床试验批准。
从石药集团的成长史看,这家公司并不缺乏应对变化的能力和勇气。在11年前,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就提出过,“变则生,不变则死”。当时的石药集团正在经历从原料药向仿制药企转型。十余年后,国内医药产业再次走向转型节点。累计至今,国内药品集采已经开展了九轮,“变则生,不变则死”的生存规则在当前也依旧适用。
在医药行业变革之际,石药集团展现了老牌企业的坚韧,并已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当前,通过将新诺威定位为石药创新药板块之后,集中资源增大投入,也必将助力石药在新一轮医药产业的发展中铸造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