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尚希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财政学史与财政文化年会发表的演讲速记。界面新闻获授权发表。)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一,从传统财政文化的角度出发,古人强调“理财就是治国”,财政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治国安邦的学问,所以我们要吸取古人智慧,从治国安邦的角度来理解财政。在考虑传统财政文化、重新了解财政和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财政定义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中国传统财政文化所涉及的“理财”理念已深刻融入国家治理当中。其二,若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研究我国传统财政文化,是一门十分复杂和系统的学问,但是其中贯穿了四大关键词,分别是“经邦、富民、共生、有度”,这也是观察财政的四个维度。财政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问,研究财政问题要跳出学科的限制,用跨学科思维来看待财政,实际上从传统财政文化提炼出的四个关键词,也是财政研究的四个维度。“经邦、富民、共生、有度”分别是从国家、人民、社会共同体、防范公共风险角度来观察财政。上述四个关键词,展开来讲都是庞大复杂的话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也十分常见。关于“经邦”和“富民”。国家,这个关键词强调以国家为主体;而人民,这个关键词是强调以人民为主体,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