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招商蛇口、中国石化等23家上市公司先后披露公告,表示公司或控股股东已与银行签订贷款协议或取得贷款承诺函,将使用贷款资金用于回购或增持,这意味着首批回购增持案例正式落地。据记者梳理,23家公司公告的回购增持贷款额度上限合计超过110亿元。图片来源:上市公司公告截图
图为首批23家公司情况 制表:吴晓璐
增强市场内在稳定长效机制
去年8月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股东增持大幅增加。权威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披露上市公司回购计划1309单,计划回购金额上限合计1750亿元;共披露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增持计划918单,增持金额合计上限611亿元。
随着首批回购增持贷款案例落地,将激发更多上市公司和股东热情,未来回购增持贷款落地案例会越来越多。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政策工具将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和大股东增持股份的积极性,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估值,加大投资者回报,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长效机制,提振市场信心。
“未来,随着业务开展和企业认识的提高,将会有更多企业有意愿跟进。”李求索表示,对资本市场而言,上市企业增持和回购意愿及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公司回报能力,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配置意愿和信心。随着业务的开展,上市企业参与增持回购数量和规模不断提升,也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助力资本市场回稳向好。
田利辉亦认为,未来其他上市公司很可能会积极跟进,因为这一政策提供了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有助于公司进行市值管理,提升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整体来看,增持回购贷款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提升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了增量资金。这一政策的实施,体现了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稳定性的重视,有助于提升市场中长期健康发展。
(原标题:名单来了!首批23家,涉及金额超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