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再度发声,称低于成本投标中标的行为将涉嫌违法。10月18日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文称,202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市场光伏组件价格不断下滑,目前价格已经腰斩。近一段时期以来,招投标市场不断出现超低价中标的案例。中标价低于成本,已成为困扰光伏制造行业的难题。行业企业普遍呼吁权威机构发布公允的组件成本,以供市场和政府监管部门参考。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列举了相关条文并表示,国内招投标制度一再确定,中标合同必须是高于成本。经汇总、统计、分析与整理,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测算出2024年10月的光伏组件成本,期望给市场一个权威的成本数据,供全行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参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协会测算,当前一体化企业N型M10双玻光伏组件,在不计折旧,硅料、硅片、电池片在不含税的情况下,最终组件含税生产成本(不含运杂费)为0.68元/W。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文章称,考虑当前行业严重供过于求、企业为消化库存正在极限经营的现状,上述成本测算并未将折旧纳入,因此实际上是低于真实生产成本的,更低于包含三费的全成本。每家企业的个体成本有差异,但差异范围整体有限。光伏行业要健康可持续发展,产品销售价格需要高于全成本,企业才能可持续经营。即便当前部分企业单纯组件制造和销售尚有微薄的毛利,也是建立在硅料、硅片、电池片、玻璃等重要原辅材料严重亏损的基础上,这种情形是不可持续的。“光伏组件是需要稳定运行20-25年的产品,相比价格,质量才是最关键的考量因素。综上,我们认为,0.68元/W的成本,已经是当前行业优秀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的最低成本。”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表示。
图片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协会呼吁,制造企业切实按照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的要求,依法合规地参与市场竞争,不要进行低于成本的销售与投标。低于成本的投标只会带来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下降,最终不利于项目的长期与稳定运行。同时,招标方要尊重市场规律,遵守法律规定,以设定最低限价、降低价格得分比重、提高服务和质量得分比重等方式,制定合理的招标方案,从而引导投标方将投标重点转移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履约能力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表示,将和各市场参与方一道,关注最新的招投标结果。如出现违反《招投标法》的招投标结果,将积极探讨通过行政监管和法律裁判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针对上述低于成本中标,以及低于成本中标后可能出现的以次充好、不能履约的行为,协会称将予以关注,并考虑采取全行业通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等方式,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今后将定期调研和测算行业成本并对外公布,供全行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参考。”文中表示。仅四天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刚刚召集了16家光伏企业举行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协会称,各位企业家及代表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并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