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日临近,美国不少州已经开始提前投票和邮寄投票。
从前面两次大选看,特朗普团队可谓尤擅此道,成效显著。尤其是2016年大选,他直接了当地将“腐败”二字扣在希拉里头上,反复掰扯其丈夫出轨的旧事,质疑其作为女性治理国家的能力。这种离经叛道的无底线攻击在当时点燃了其竞选热度,最终将其送进了白宫。
特朗普下台后,拜登基于民主党的传统立场,采取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一时间,非法入境美国(多数从南部边境进入)的人数剧增。据统计,在拜登任内,有近1000万人次非法进入美国,这些任有些拿到了临时居留证,有些被暂时安置在边境附近,有些则被遣返。非法入境的移民拿到临时居留证后,被分散安置到美国各地。一些共和党执政的红州拒绝接收,比如德州就直接将人运往蓝州“卸货”,导致诸多的社会问题,一些移民犯罪案件影响尤其恶劣。民调显示,移民问题是仅次于经济的,美国选民最关注的议题之一。甚至一些原本倾向于民主党的选民,也因为不满该党的移民政策,而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
在之前的专栏里,我们提到过,选举信息传递之争会是本阶段美国选战的重点。特朗普团队在这方面堪称经验老道,甚至有评论认为,特朗普只要咬紧“通胀”和“移民”两个话题,就能赢得选举。问题是,特朗普总是跑偏,比如在抨击哈里斯的主张时忍不住要花更多时间去攻击她的肤色、智力和背景。这样做,当然能博取铁粉支持者的欢呼,但却难以为他开拓新的票源,甚至还会损害相关负面宣传的效力,引起中间选民,尤其是女性选民的侧目。专栏也说到过,国内外的重大突发事件也可能改变美国大选的结果。例如最近码头工人大罢工、中东军事冲突升级等等,如果拜登政府或是哈里斯本人应对不当,都会对民主党的选情产生不利影响。林至敏系美国瓦尔波莱索大学政治学教授;王建伟系澳门大学国际关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