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乔遇近日,安徽海螺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螺材料、公司)二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信建投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海螺材料是一家生产及销售水泥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及其相关上游原材料的精细化工材料供应商。作为水泥外加剂行业的佼佼者,海螺材料的业绩在水泥行业需求下行中逆势增长,背后离不开关联方客户尤其是海螺水泥的鼎力支持,报告期各期为公司贡献了超过三成的收入。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海螺材料销售给第三方客户的价格与关联方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策略在助力市场份额扩张的同时,也引发了市场对其定价机制及盈利可持续性的关注。行业需求下滑,收入逆流而上报告期各期,海螺材料主要市场在中国。公司产品旨在改善水泥及混凝土的生产工艺,提高整体质量、性能及功能(如耐久性及流动性),并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从而提高水泥及混凝土生产商的经济效益。作为水泥行业的互补品,水泥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的收入变动与水泥行业息息相关。水泥行业是一个周期性行业,其周期性变化受到宏观经济走势的直接影响,此外还受到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0年至2023年全国水泥产量连续同比下滑,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水泥产量20.2亿吨,比上年下降0.7%,水泥产量为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据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追踪,2023年截至当前全国共投产水泥熟料生产线16条,合计实际熟料产能231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8%,新投产能中超74%为减量置换项目。受此影响,2019年至2023年,中国水泥外加剂产量从100.2万吨下降至96.9万吨,复合年增速为-0.8%,2022年及2023年,下游水泥市场受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影响需求减少,产量下降。2024年上半年,随着市场需求持续下行,水泥行业供需矛盾加剧,持续承压。全国水泥产量为8.5亿吨,同比下降10%。根据中国水泥协会信息研究中心测算,今年上半年水泥行业亏损10亿元左右。从2024年半年报看,水泥行业多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甚至亏损。中国建材上半年股东应占亏损20.18亿元,同比扩大;西部水泥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27.3%;冀东水泥上半年亏损8.06亿元;行业龙头海螺水泥上半年水泥熟料自产品销量同比下降3.35%,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0.44%,归母净利润为33.26亿元,同比下降48.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