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商业航天企业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下称深蓝航天)的高空回收飞行试验失败。9月22日晚,深蓝航天发布情况说明,当日13时40分,深蓝航天于内蒙古“深蓝航天额济纳旗航天港”实施了星云一号首次高空垂直回收飞行试验。可回收复用的一子级箭体在飞行试验的最后着陆阶段发生异常,此次试验任务未取得完全成功。深蓝航天称,按照《星云一号首次高空垂直回收飞行试验试验大纲》总共11项主要试验验证任务,在本次飞行试验中,其中10项成功完成,1项未完成。
图片来源:深蓝航天据界面新闻此前了解到,如果此次星云一号试验成功,这将是国内首次实现入轨级运载火箭的高空回收。火箭入轨的高度通常在200公里以上。此前,今年9月11日,蓝箭航天朱雀三号成功实现十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去年,星际荣耀已经分别完成了双曲线二号可复用验证火箭的第一、二次垂直起降飞行,第二次达到高度为343.12米。可回收火箭技术对降低火箭发射成本具有关键作用,是目前中国商业航天企业重要的发展方向。深蓝航天此次任务核心任务目标是,验证星云一号入轨后垂直回收阶段各系统工作的正确性和协调性,特别是首次在飞行中验证多机转单机变动力工况,为后续百公里级回收飞行试验、以及最终入轨+回收试验任务积累关键数据。情况说明内容显示,火箭按照预定程序三台发动机点火起飞,到达预定高度后,两侧发动机关闭,依靠单台发动机推力稳定姿态并减速上升,到达最高点之后依靠单台发动机推力调节平稳下降,横移约200米后,在回收场上空的预定高度成功解锁展开并锁定着陆支腿,但是在最后着陆关机段出现异常,导致箭体出现部分损毁。上述飞行测试全程飞行时长179s,关机前箭体与理论着陆点的误差小于0.5米,最后箭体精确落于回收场中心点。“试验飞行任务剖面与预定程序相符,试验准备和实施全过程都在前期安全管控预案范围内,试验后按照预定的应急处理流程进行后处理,全程未发生任何安全问题。”深蓝航天称。该公司指出,试验后经过对试验过程数据初步回溯分析,在最后着陆关机段,发动机调推伺服跟随控制指令出现异常,导致箭体着陆高度超过设计范围,箭体出现部分损毁。深蓝航天称,技术团队将尽快完成任务“归零”,为后续回收飞行试验的成功打牢基础,计划11月份将再次执行高空垂直回收任务。上述执行本次飞行任务的星云一号火箭,是深蓝航天第一型可入轨且回收复用的商用液体火箭,也是突破和验证火箭垂直回收和重复使用技术的重要载体。星云一号火箭的箭体直径3.35米,一子级高度约21米,配备的是深蓝航天全自主研制、中国第一型90%以上主体结构均采用高温合金3D打印技术一体成型的可复用液体火箭发动机——雷霆-R液氧煤油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