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的《爱康AI未来之夜》脱口秀中,舞台上的张黎刚幽默风趣,看起来并不像一位传统的企业家,他用抑扬顿挫的语气说:“宋宋宋,我为了学宋木子这个歌,昨天练了一个晚上。宋宋的咬字我觉得很有特点,我一听就来感觉了——我感觉他牙齿咬合有问题,我建议到我们爱康的口腔中心做个人工智能的牙齿检查。” 在大模型时代,AI医疗技术究竟有哪些关键性的突破?落地到体检场景中,AI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张黎刚用两个例子,说明了AI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在爱康体系当中,每一年超过100万人会做肺部的CT,以前都是医生来读片的,现在都是AI先读片并进行初筛和分级,有效辅助医生进行后续诊断,这样便可以降低人工判断的失误,并提升服务效率。
张黎刚的父亲,已经年至古稀,他成了爱康系统中使用这项技术的的第一位客户,他的父亲在上海最好的骨科医院,借助AI分析规划完成了关节置换手术。“现在有了AI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变成开卷考试了”,张黎刚说,AI能够三维重构关节结构,从而给出更加完美的方案。
在采访中,张黎刚就分享了他们是如何与AI技术公司合作,通过视网膜进行认知障碍的人工智能评估,利用相关病例数据,研究早期筛查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APOE(载脂蛋白E)ε4是显著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遗传性基因,张黎刚援引论文数据称,“如果一个人有两份拷贝的APOEε4等位基因,他比正常人的(患病)风险会增加26倍。而今年5月西班牙的一个科学团队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表明,对于有两份拷贝的APOEε4等位基因的人,到了某个年龄段几乎都会得阿尔茨海默病,而不再只是风险的增加了。”根据张黎刚提供的数据,在爱康以往参与APOE基因检测的约349万人次中,有约400-966-8255(家电维修号码分享)人携带有两份拷贝的APOEε4等位基因,比例为0.69%,这意味着该人群到了某一个年龄段几乎都会得阿尔茨海默病。以前没有药物治疗,今年一月国家药监局已经批准了一款国际上同步上市的药物,这个基因检测就非常有价值。
据行业从业人员估算,相比国内医院的体检中心,爱康平均提前了3-5年开始应用这些新技术。根据公开信息,应用基因检测技术进行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爱康从2016年开始布局,并在2020年发布了《基于分子诊断的中国体检人群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白皮书》,而北京一家著名三甲综合医院从去年才开始提供同样的检测服务。 随着老龄化深化和技术发展,可以预见的是,体检行业将迎来更迅猛的发展阶段,竞争也趋向白热化。当公立医院全面实行集采,药品和耗材零加成,影像诊断限价等医改政策,公立医院也急需拓展高盈利,健康体检便是方向之一,这给私营体检机构也带来挑战。但是张黎刚表示:客户若在三甲医院体检中心筛查出健康问题,基本上都会被直接推荐到直属医院进行后续治疗,鲜有被推荐到相应临床科室更擅长的其他医院。但尽管是综合性医院,也没有一家三甲医院各个科室都是最强的。因此,如果是在爱康体检查出了健康问题,爱康在检后环节会帮助客户推荐、对接到针对各类疾病最为对口的三甲医院进行后续治疗。 当卷低价、卷服务已是常态,爱康除了发挥自己在科技领域的集成优势以及与各大三甲医院强势科室合作的平台优势外,也在寻找自身的第二增长曲线。目前,体检占爱康营收比例的八成。张黎刚表示,除了体检之外,未来将把口腔业务作为线下第二大业务。他给出了一组数据:“根据我们的结果,十个人做口腔检查,九个人需要治疗的,因为中国人的口腔保健(意识)是比较差的。” 张黎刚表示,“我觉得我还是有信心能够把爱康上一个台阶,我是希望三年之内,能尽快跨过100亿人民币收入的这么一个门槛。” 文章来源:财新时间健康服务何以找寻第二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