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院|借鉴纽伦东更新理念,探索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_综合维修_维修服务_长江号
空调维修热线400-716-5055

上海社科院|借鉴纽伦东更新理念,探索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

更新时间:2025-05-07 15:05发布时间:6个月前人气:2

城市更新是城镇化中后期阶段发展的重要动能,也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举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全国已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超过6.6万个,累计完成投资2.6万亿元,有力促进了城市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为未来健康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提供了指引。伦敦。视觉中国 资料图

当前中国城市更新的领域较多、范围较广,应区分不同城市更新类别,分类施策,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需要平衡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低效片区更新重点做好腾退和引进的衔接、老旧城区更新改造面临原有社会生态平衡的打破与重建、公共空间项目则需要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融合。

第三,强调“空间运营”,实现建成环境的精细化再利用。城市空间是稀缺资源,可通过城市更新实现城市空间的多功能混合,构筑发展合力。如巴塞罗那“针灸疗法”借助方格路网特性,将单个街区打造成为功能高度混合的基础创新单元;纽约布鲁克林区“公共领域人本城市更新计划”和东京丸之内地区对公共空间进行软硬件结合的精细改造;东京以“公园+住宿、公园+艺术、公园+社区服务”等运营理念丰富了城市公园的服务功能。

借鉴国际经验,中国城市更新应赋予空间类项目以更多生命力,除了科学调整空间规划完善地块功能组合、灵活使用容积率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外,在运营层面需要持续创新,营造“一体多用、分时复用”的使用场景,提高空间绩效。

第四,完善“制度体系”,探索可持续城市更新长效机制。如伦敦在城市更新实践中构建了伙伴合作机制,并推动形成了全民参与的社区主导式更新模式;新加坡城市更新过程中建立了包含规划、行政、政策和法规在内的城市更新制度体系,并依托产权制度等手段避免了市场自发的无序开发现象。为推进中国城市更新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可在社区或街道空间尺度上,借鉴成立由区级政府、社区代表、商业机构、志愿者等构成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城市更新理事会,探索多元主体合作的项目开发运营模式,并推出包括租赁管制、土地征用、土地储备和保护规划等相关制度,形成可持续城市更新制度体系,保障城市更新的顺利推进。

(作者刘玉博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庞李联嘉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

400-716-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