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3日,韩国警方和雇佣劳动部公布对华城电池厂火灾事故的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涉事电池制造商Aricell一直用调包方式通过质检。火灾发生前,该公司为赶工期而忽视生产安全,没有为新招工人提供充分培训。
6月24日,Aricell位于京畿道华城市的锂电池制造厂发生电池起火引发严重火灾。大火持续了5个多小时,造成包括17名中国公民在内的23人丧生。
从2021年2月到今年2月,Aricell使用这一手段向军方提供了价值4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529万元)的产品。今年,该公司与韩国防卫事业厅签署34亿韩元的锂电池供货合同。2月底已提供8.3万块电池,4月原计划提供8.3万块电池。
为赶工,Aricell从人力派遣公司新招募了53名海外工人,工厂原本有50名工人。新招工人在没有接受充分培训的情况下参与到电池生产中,而锂电池生产本就存在火灾风险。工厂的赶工生产导致产品不良率大幅上升,但公司无视生产中出现的安全和质量问题。
警方指出在火灾刚发生时,现场工人原本有37秒的逃生窗口。但工人们没有接受事故应急培训,不知道疏散路线,大批工人涌向与逃生出口相反方向的一堵墙边。京畿南部警察厅电池厂火灾事故调查本部长金鍾玟表示,在这37秒内,如果有人指引疏散路线,很多工人都可能获救。
韩国雇佣劳动部还在调查Aricell电池厂是否存在非法劳务派遣。韩国国家统计局上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有48万外国人进入韩国,其中约17.3万为务工,务工人数比上一年增长25.5%。
与此同时,海外工人遭遇的工伤事故也在增加。韩国雇佣劳动部统计显示,2022年的海外工人工伤事故为8286起,明显高于2012年的6404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