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自主研发的MVA株猴痘减毒活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成为我国首款获批临床的猴痘疫苗。
猴痘疫苗何时能够上市使用?哪些人群需要接种?对此,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了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和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表示,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推进猴痘疫苗的临床研究和转化工作,争取产品早日上市,满足我国对猴痘疫情防控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需求。
针对当前猴痘疫情的特点,李侗曾指出,虽然猴痘病毒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大多数人的危害相对较小,且多数患者能在3周内自愈,但其对特定人群如免疫力低下者(尤其是艾滋病晚期患者)的危害较大,可能导致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此外,猴痘病毒在皮肤密切接触时传播,男男性行为人群成为高风险群体。“因此,未来猴痘疫苗的应用将主要聚焦于这些高风险人群,特别是艾滋病患者和与病人发生亲密接触的人群。所以普通人群不必过于恐慌。”
卢洪洲也指出,猴痘是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感染以后通常引起以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限性疾病;猴痘的传播途径仍然是密切接触传播为主,尤其是同性行为人群的性接触传播被高度关注。因此日常接触感染猴痘的风险是非常低的,普通群众没有必要担心。
“猴痘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期待这款疫苗能够顺利通过临床试验,早日投放市场,为更多人群提供保护。”李侗曾表示,应继续加大对生物安全领域的投入和研发力度,推动治疗药物的研发进程,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传染病疫情和生物威胁,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
“猴痘病毒是全球传染病防控的重要病原之一,因此亟需加强猴痘病毒的监测及基础研究。”卢洪洲提到关于猴痘研究的未来设想:未来的研究应集中于猴痘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猴痘病毒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和疫苗。猴痘病毒对不同脏器的感染和损伤机制、猴痘病毒的遗传和进化机制四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