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灯一照,消费者的天塌了,原来我们用的都是毒洗发水?”社交媒体上某测评博主如此说道,评论区内不少消费者信以为真。
值得注意的是,该博主名片上关联着“OHBT销售顾问”的链接,记者顺着该链接点击进入了OHBT的官方账号,品牌方主页遍布着自家产品的链接。
蓝鲸记者了解到,除了OHBT外,社交媒体上还有不少品牌方用类似方式来营销自家产品。而采用这种方式的往往都是一些小众、杂牌品牌,在伪科学的测评套路下不少消费者信以为真。
针对这一现象,某洗发水业内人士对蓝鲸记者表示,某些带货集团,大量用水军号,打着测评的噱头,大量生产抹黑的带货视频,制造焦虑,这些号大多出于同一间公司,伪装成普通人测评,但是拍摄手法、素材都是统一拍摄,然后再分发到大量普通人账号上。这些号都有共同特征,ip一致、新号、粉丝不多,并且数量极多,短期内发布大量视频。
该人士称,这类博主顶着“测评博主”的名号,用的却是简单粗暴、容易误判的不科学的测评方法,以此抹黑国际和国内的一线品牌,表面上是为消费者筛选产品,实际上是为了推广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归根结底,如果用了这些杂牌产品,真正受害的还是普通消费者。
余雪玲也对蓝鲸记者表示,现在很多自媒体大量进行这种伪科学的测评,有的是制造焦虑博眼球,有的是为了销售自家产品,为了自己的利益。这种测评极易误导公众,滋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相关部门应该对此加强监管。
(原标题:《洗发水测评局中局:海飞丝飘柔等20种大牌竟被指有毒,杂牌用伪科学抹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