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阿力米热
图源:图虫创意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最低工资水平的调整与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相关,当前随着就业增收难度加大,各地化债增收压力大,持续大幅度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难度也在增加。
" 因此,要进一步统筹完善相关社保制度、失业救济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未来最低工资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便更有效地向劳动报酬倾斜,增加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刘向东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最低工资标准呈现上涨趋势,但城乡之间的居民年收入总额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差值超过 3 万元。这也表明,如何同步提高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尤为重要。
对此,刘向东认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除了同比提升工资性收入外,还要开拓更多的机会和渠道,以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增长。同时,应有效运用转移支付工具,持续减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
从短期来看,王军认为,可以适当把财政资金安排向居民,特别是向低收入者、农村老年人群等倾斜。为此,可以创设一套支持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的全新模式和政策体系,大幅度增加用于提高居民收入和扩大消费的财政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