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 12 月 26 日讯(记者 陆鹏鹏) 此次蜜雪冰城涨价涉及的是广州、深圳、北京部分区域门店,其他区域仍保持原价。第三方外卖平台价格目前也维持不变。 今年 7 月,就连 " 平价王者 " 萨莉亚也迎来了一波涨价,部分地区部分菜品上涨 1~2 元不等。 大牌餐饮接连涨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对蓝鲸记者表示,原材料成本飙升全球供应链扰动与大宗商品价格高涨,直接侵蚀利润边际,迫使企业调整定价策略以保持盈亏平衡。 此外,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日益上升,对快餐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在保证口味和价位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这些因素都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运营压力。因此,为了维持原有的品牌价值、保证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适当的调价成为了必然之举。 " 价格战 " 结束了? 今年以来,餐饮行业有关 " 价格战 " 的话题不断被提及,9 块 9 的咖啡、9 块 9 的汉堡、9 块 9 的披萨 …… 随着随着越来越多品牌加入 " 价格战 ",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低价策略导致餐饮店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 在此背景下,近期,西贝、喜茶、杨国福等一批头部餐企纷纷喊出 " 拒绝低价内卷 "。 然而大牌餐饮接连涨价是否意味着 " 价格战 " 的结束? 中城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对蓝鲸记者表示,在一定程度上,大牌餐饮的涨价行为可能预示着价格战的缓和或转型。在过去,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和消费者,一些餐饮品牌可能会采取价格战的方式,通过降价来吸引顾客。然而,随着成本的上升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单纯的价格战已经难以维持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大牌餐饮开始更加注重品牌价值的提升、产品质量的保障以及服务体验的优化,而涨价则可能是这种转型的一种表现。 "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餐饮品牌都会放弃价格战,市场竞争依然激烈,不同品牌会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策略来做出不同的选择。" 袁帅说道。 支培元也认为,这一轮调价并非预示着价格战的终结,而是揭开了品牌竞争的新篇章,企业开始摆脱纯粹的价格战泥沼,转向品质与服务为核心的价值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