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感觉,语言似乎越来越 " 不值钱 " 了?只是一句普通的感谢,有时就要用 " 爱你 " 来表达;挂在嘴边的 " 超级 "" 最 " 等字词,成了常见的程度副词。还有网友调侃,两个字的 " 哈哈 " 已经略显敷衍,四个字的 " 哈哈哈哈 " 又显得刻意,为了表示真开心,并证明每个 " 哈 " 字都是 " 纯手打 " 的,得穿插一些符号或错别字,比如 " 哈哈哈哈 jjj 哈哈 "……
图源:" 半月谈 " 微信公众号
三
对于语言的 " 通胀 " 现象,不少网友感同身受,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好像不会 " 好好说话 " 了,尽管看似说了很多,但言语中难以准确传达意思的瞬间却愈发常见。也有网友表示,语言的 " 通胀 " 不全是坏事,稍微 " 通胀 " 一点点,能让爱意和善意更容易说出口,成为一种让对话更顺畅、关系更和谐的润滑剂。那么,该如何看待和应对语言的 " 通货膨胀 "?
" 控制需求 ",从尽言到精言。语言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真实、准确地传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语言的 " 通货膨胀 ",则让我们的表达变得重复、模糊和夸张,容易失去精准表达自己的能力,忘记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南宋学者魏了翁曾说:" 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 很多时候," 言不在多而贵精 "。不妨多说一些有质量的短话,言之有物、句句真挚的表达更受人喜爱。
" 增加供给 ",从语塞到辞丰。文字是语言符号的延伸。坚持对文字的热爱,或阅读、或记录、或写作,都能有助于我们增加词汇的积累,增强语言的精确性和感染力,从而摆脱夸张、肤浅、生搬硬造的表达方式。比如,除了 " 哈哈 ",简单的 " 有趣 "" 好笑 " 可以表达快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也可以表达愉悦;除了 " 美爆了 "," 优雅 "" 独特 " 是赞美," 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 " 亦是赞美。
" 调整结构 ",从能说到会说。如果日常话语千篇一律,都充满着极致的情绪,那么当我们真正想要表达某种情感时,或许很难再找到合适的词,也很难判断对方的真实感受。因此,我们需要精准地把握表达的机会,认真倾听、真诚沟通,学会判断语言的情境和对象,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时,自如地变换语言风格。比如,在正式场合,尝试用更加规范准确的语言;在亲密的朋友之间,用更亲近、俏皮、搞怪的语言也无妨。
对于语言的 " 通货膨胀 ",其实不必急于下定义,不必过于忧心忡忡,也不必完全抗拒。重要的是懂得适应和调整,保持真诚和真实,用更丰富、更精准、更清晰的话语来表达自己、沟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