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 学术酒吧 " 活动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多个大城市兴起。
张家宁通过社交媒体来招募观众,一度担心没人参加,没想到最后来了六七十人,坐满了酒吧,当天社交媒体上 500 人的群也满了。
在这场与哲学有关的活动中,大家在海报上写下了自己的种种困惑," 家庭的羁绊和对自由的向往,如何抉择?"" 为什么我总是倒霉?"" 我喜欢的人有喜欢的人,基于基本道德,我能追他吗?" 主讲人从哲学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了看待或处理这些问题的另一个视角。
小路坐在前排,一个细节让她印象深刻——当她回头,看到的都是年轻的面孔,她可以感受到,大家眼中流露出的浓烈的求知欲望。
在小路看来,学术酒吧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和起步。就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说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追求对认知需要、审美需要的满足,更多人愿意在业余拿出时间,进行知识上的充电、学识上的滋养。" 也许当下的学术酒吧活动还有一些方面有待提高,但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它必然要经历一段时间酝酿,未来也许会展开更多可能。"
当我们谈论学术酒吧,也许会想到《会饮》,这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名篇,宾客在宴会的酒酣之后,开启有关爱与美的讨论。我们也许还会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曲水流觞,饮酒作诗,"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在这些名场面中,主角不是酒,而是文化和思想的火花。
学术酒吧作为自发生长的新兴事物,走向何方,无法预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守住学术的内核、文化的内核,才能走得更远。
(c)2008-2024 www.ichangjiang.com 长江号 -家电维修行业专业服务商 (长江号维修网)-长江网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鄂ICP备2020015483号-15
技术支持: QQ904-516-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