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业内普遍认为,《行动方案》明确了数字金融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其中明确,到2027年,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效,数字化金融产品服务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适配度和普惠性明显提升。为加快银行数字化转型,培育金融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超过20家银行成立科技子公司。科技子公司如何服务母行战略,服务重点领域?界面新闻记者近期走访农银金科一探究竟。数字化手段解决“三农”授信难题随着用户行为深刻变迁和数字技术的发展,银行原来以实体网点为中心、以线下走访为主要方式的营销获客模式遭遇挑战,银行迫切需要发力场景金融。农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农银集团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作为农银集团非银场景建设主力军和集团子公司信息化建设主力军,承担“技术创新、科技输出、集团子公司服务”三大职能。农银金科高级专家邹莉认为,银行通过布局场景金融,搭建与银行业务密切连接的非银服务体系,以各垂直场景为依托,向客户提供触手可及的金融服务,有力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邹莉介绍,农银金科聚焦A(三农及政务、行业应用)、B(企业、集团子公司、金融同业)、C(个人与生活)三端,围绕农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和实体经济两大定位,累计研发了农银“惠农云”数字乡村平台、“农银睿达”司库、信用村、e推客等81个成熟产品,目前场景用户总数已突破千万。农银金科业务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业银行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因农而长,农银金科也继承了这一使命。”之前与农业、农村、农民生活等涉农相关应用多且杂,农银金科希望能利用集团多年服务三农的优势,提供一个一站式、“超市型”的服务。2023年9月,农业银行正式推出农银“惠农云”平台。该平台依托SaaS云技术为政府、企业、农户提供覆盖乡镇治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等各方面的涉农场景服务。截至2024年11月末,该平台入驻的机构数量超过10万个,平台接入场景28个,订购场景数量超过13万,覆盖区县2980个,服务的基层政府单位超过6万个,服务企业客户数量接近3万个。业内普遍认为,由于农村地区授信过程普遍缺乏有效担保和抵押物,而且农业经营贷款一般单笔金额较小、经营风险较高,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农村地区融资难的现状。农银金科业务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农银金科研发“e推客”系统,农业银行与地方政府形成银政合作,在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基础上由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客户发放生产经营用途的小额信用贷款。村委会和乡镇根据农户需求向银行推荐客户。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末,“e推客”系统已入驻政府和企业机构6万多个,覆盖全国31个省市、2366个县级行政区,已完成向农业银行推荐贷款111万笔,总金额超过2228亿元。目前农业银行应用该系统完成授信打款34万笔,授信总额超过795亿元。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另一大难点。首先,乡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导致信用数据收集困难,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其次,乡村居民金融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对信用重要性认识不足,影响了信用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再者,乡村地区缺乏专业的信用评价人才和技术支持,难以进行有效的信用分析和管理。此外,乡村金融服务成本较高,金融机构在乡村地区开展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和维护缺乏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为解决这一问题,农业银行从2019年开始,依托农户信息建档,推广整村授信、整村建档工作。经过多年数据积累,2023年,信用村评价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界面新闻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