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韩国研究者周晓蕾:六小时紧急戒严,分裂体制历史惯性下的非理性反应_油烟机维修_维修服务_长江号
空调维修热线400-716-5055

专访|韩国研究者周晓蕾:六小时紧急戒严,分裂体制历史惯性下的非理性反应

更新时间:2025-11-08 01:11发布时间:9个月前人气:10

韩国总统尹锡悦于12月3日晚突然进行电视直播,宣布实施“紧急戒严”;仅6个多小时后,尹锡悦表示接受国会要求、解除戒严令,遂成韩国史上最“短命”的一次戒严。在此期间,大批首尔市民前往国会议事堂抗议,韩国军队进入冲突现场维持秩序,戒严军试图进入国会逮捕议员。在野党和执政党历史性地走到一起,在野的民主党下令紧急召集所属议员前往国会通过议案阻止戒严令,执政党国民力量党代表韩东勋也在第一时间表示:“总统宣布戒严是错误的。”(山东人民出版社,2024年7月)等。当地时间2024年12月4日,韩国首尔,韩国国会前出现冲突,韩国在野党辅佐团和警方在国会出入口对峙。此外,试图进入国会的人群同警察正在对峙。

紧急戒严令也引发了在野党、执政党的一致反对。执政党国民力量党代表韩东勋在第一时间表示:“总统宣布戒严是错误的,我们将与国民一起阻止这一决定。”只有少数极右翼政客表示支持,可以说是失道寡助。当地时间2024年12月4日凌晨,韩国首尔军队进入国会本厅。国会辅佐团正在喷洒灭火器,以阻止军队从国民力量党代表室进入会议厅。当地时间2024年12月3日,韩国首尔,公众在车站观看电视播放韩国总统尹锡悦通过视频发表讲话。韩国总统尹锡悦在龙山总统府通过电视直播宣布,已经撤回戒严部队,将马上通过召开国务会议解除戒严令。当地时间2024年12月4日凌晨,韩国首尔。当地时间2024年12月4日,韩国首尔,抗议者在国会前举行集会,要求韩国总统尹锡悦辞职。标语上写着“惩罚”。

澎湃新闻:对立加剧,政坛撕裂,如何理解这次事件背后更深远的历史脉络?

周晓蕾:这场“闹剧”背后隐形的重要背景,是笼罩在朝鲜半岛上空的分裂体制,这一点我在《韩国:近代转型、民族认同与社会变迁》这本书中分析过。韩国的思想家白乐晴指出,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朝鲜半岛持续至今“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冷战状况持续的结果是,朝韩双方形成了一种既敌对又相互依存共生的关系,他把它称为“分裂体制”。换句话说,他认为,朝鲜半岛的分裂并非普通的分裂,而是在70多年的停战体制下逐渐演化为一种具有自我再生产能力的体制,并不断对韩国国内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持续产生负面影响。分裂体制下韩国政治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难以摆脱僵化的冷战思维,政府或政党往往会利用分裂带来的“国家安全的例外情况”,来合理化对反对者的镇压与压制。这突出体现在韩国历史上的12次紧急戒严。每当国内出现政治动荡或强烈反政府情绪时,政府就可能以“国家安全”应对“外部威胁”的名义宣布戒严,甚至不惜动用军队进行镇压。但是这一军事化手段在韩国实现民主化后失去了合法性,就转变为政治手段,譬如给反对派扣上“亲北反国家势力”的帽子而加以攻击。

所以我认为,此次尹锡悦宣布戒严的行为,本质依然是分裂体制下的一种“下意识”的制度性反应与历史惯性。虽然戒严本质上服务于国内政治斗争,延续他个人的政治生命,但其对外宣称的却是“铲除反国家势力”。所以白乐晴认为,如果不克服朝鲜半岛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分裂体制,韩国就不可能真正完成民主化,这一点在此次事件中再次得到了印证。

400-716-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