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之后,本科生如何度过大学四年?如何规划才能实现有效的自我探索? 新书首发式现场。本文图源:复旦大学
“在中国的顶尖大学中,本科生如何度过大学四年,成长为一个可以立足于社会、成就于社会的青年人?复旦这所百年学府,位于引领时代、传统与开放并举的上海,又为它的本科生提供了怎样独特的成长机会?这是社会之问,而我们试图解答。”该书主编,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牛新春介绍道,这是第一本从学生成长视角系统总结复旦本科教育实践的书。同时,因为成书的基础是大规模本科生的访谈、学术理论的指导,这也就构成了对国内顶尖大学教育实践的第一次本土理论化的探索,“无论你进入复旦时是怎样状态,只要你有学习和探索的勇气,复旦都能带你到一个更高的地方。” 《追寻心中的日月光华-复旦本科生的故事》
记者从复旦大学方面了解到,从构思到出版,《复旦本科生的故事》历时3年,先后有近40位高教所的老师、研究生、毕业生参与。书中概括性得出5个结论:学生的共同课题是主动性;目标是寻找这个世界和时代中自己的定位;通过向内求索,认识自我、磨炼自我;要与“大先生”“好同窗”互动好;真正的成长要有探索和容错的空间。
“这本书的推荐阅读对象,包括还没有进入大学的学生、在读的学生、老师以及社会上想了解大学的大众。”复旦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徐雷说。
“我会把这本书推荐给附中的同学读。”复旦附中校长吴坚表示,这本书有三个层面意义,“对现在大学生而言,是很好的身边人、身边事,是正在经历的大学。对高中生,是未来的期待,是朦胧的未来的大学生活。对校友,则是有意义的回顾和升华。三种不同的认知恰恰贯通,真实、直观地呈现出来,共同探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