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大学城区的商业街上,于海波的张亮麻辣烫门店几乎天天排队。这位黑龙江汉子用五年时间,从餐饮门外汉成长为管理8家门店的连锁经营者。
他的回答总是干脆利落,不加修饰——"82年的","2018年来的四川","8家店"——这种不浮夸的务实态度,恰恰是他成功的密码。
"没有麻辣烫?那我来开一个"
2018年,于海波36岁。当他第一次踏进绵阳某大学校园时,作为一个东北人,他下意识地寻找着家乡的味道。转了一圈后,他惊讶地发现:"那么大个学校连个麻辣烫都没有。"这不经意的一瞥,点燃了他的创业火花。 当别人还在感叹"这里缺个什么店"时,于海波已经开着车从湖北赶到四川,准备填补这个市场空白。这种敏锐的市场嗅觉和雷厉风行的行动力,是很多创业者羡慕不来的天赋。
家人指的创业路比导航更准
事实上,他的创业之路比想象中顺畅得多。“本来就是想了解一下做啥好,当时就想正好没有麻辣烫,就做它了。”于海波说这话时语气平淡,仿佛开店是件再简单不过的小事。